您当前位置: 圣才学习网首页 > 哲学类 >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学习指南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指南

◇ 教材介绍

党的十九大指出,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应以哲学的方式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理应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丰富而深邃的哲学思想,从而与时俱进。“第5版”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七章价值的本质和特征”“第八章社会的本质和结构”“第九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第十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补充和修改:对第一章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做了较大修改,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对第五章中的“发展是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做了较大修改,既强调了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又充实了和谐是矛盾的一种存在形式的内容;对第七章中的“价值观:价值关系应然状态的展示与期盼”做了较大修改,充实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第八章中的“社会的文化结构及其功能”做了较大修改,充实了优秀传统文化对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以及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的内容;对第九章中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做了较大修改,充实了改革的历史作用方面的内容,增加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以及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的内容;对第十章中的“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做了较大修改,强调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实了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方面的内容。“第5版”还对第4版做了全面修订,以使概念更加准确,观点更加明确,逻辑更加清晰,分析更加深入,表述更加精练。


◇ 作者简介

陈先达教授简介

1.简介

陈先达,男,1930年12月30日生,原籍江西省鄱阳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组长,北京市社科联常委,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两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第三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著作和论文曾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两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两次获吴玉章奖金一等奖。

2.主要作品

著作

《走向历史的深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漫步遐思:哲学随想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信仰与探索:陈先达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哲学闲思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静园夜语:哲学随思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哲学心语:我的哲学人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08年版。

《陈先达自选集》,学习出版社2007年版。

《学步诗选》,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陈先达文集》(六卷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处在夹缝中的哲学:走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静园论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静园夜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陈先达文集》,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合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世纪转换中的马克思主义》(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合著),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被肢解的马克思》(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总览》(合著),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003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要》(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干部哲学辞典》(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历史唯物主义新探》(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研究论文

《深入探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问题》,《光明日报》2010年4月9日第007版。

《专业、职业与信仰》,《光明日报》2010年3月30日第011版。

《论传统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哲学研究》2010年第2期。

《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论普世价值与价值共识》,《哲学研究》2009年第4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现实的方式》,《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论“得意拜孔,失意读庄”说》,《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第9期。

《文化复兴与尊孔读经》,《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第1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与文本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理论风格》,《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9期。

《“拜上帝会”邪教说驳议——农民战争与宗教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第8期。

《论哲学与科学和生活的关系》,《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3期。

《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评社会历史考察的另一视角》,《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2期。

《新时期的哲学成就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编写》,《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拜金”并不比“拜权”进步》,《石油政工研究》2004年第5期。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科学性的客观依据——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及其当代价值》,《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4年第0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繁荣之路——关于哲学学科建设的思考》,《东岳论丛》2004年第1期。

《坚持先进文化 力求真新结合——修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思路》,《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6期。

《论与时俱进与哲学繁荣》,《理论学刊》2003年第1期。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及其当代价值》,《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论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江汉论坛》2002年第6期。

《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本质与当代价值》,《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5期。

《处在夹缝中的哲学》,《现代哲学》2002年第1期。

《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困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论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

《五十学易,可以无过矣》,《前线》2002年第1期。

《生命中的有限与无限》,《前线》2001年第12期。

《做一个革命乐观主义者》,《求是》2001年第23期。

《人生观问题的时代特征》,《前线》2001年第10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9期。

《哲学三论》,《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4期。

《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实践——在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第九届年会上的发言(摘要)》,《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1期。

《论文化与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唯物史观在新中国的五十年》,《哲学动态》1999年第10期。

《毫不动摇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9年第9期。

《毫不动摇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9年第9期。

《唯物史观研究三题》,《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4期。

《向辩证法要智慧》,《求是》1999年第7期。

《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道路和哲学工作者的使命——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1期。

《哲学不能归结为自我意识》,《高校理论战线》1998年第6期。

《我对哲学的几点浅见》,《世纪论评》1998年第2期。

《哲学漫谈》,《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哲学随想录(续)》,《世纪论评》1997年第Z1期。

《创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人民论坛》1997年第11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跨世纪的中国哲学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第4期。

《哲学与人生》,《求是》1997年第11期。

《哲学随想录(二)》,《长白论丛》1997年第2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哲学随想录》,《长白论丛》1997年第1期。

《文化与传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关于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下)》,《高校理论战线》1995年第11期。

《关于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高校理论战线》1995年第10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性与实践性——兼谈哲学的冷与热》,《求是》1995年第15期。

《加强人生观教育 反对拜金主义》,《人民论坛》1995年第4期。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大纲的说明(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2期。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大纲》的说明》,《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

《世界观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应当有机结合》,《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4期。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些想法》,《哲学动态》1989年第12期。

《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把握》,《高校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几点想法》,《哲学动态》1988年第12期。

《对讲授“质量互变规律”的几点意见》,《教学与研究》1962年第6期。

《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致的几个问题(续完)》,《教学与研究》1962年第5期。

《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致的几个问题》,《教学与研究》1962年第4期。

《自然与人生》,《光明日报》2001年3月20日第B04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繁荣之路》,《光明日报》2003年2月25日。

《对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看法》,《光明日报》2006年8月28日第009版。

3.个人荣誉

1991年起享受政府津贴;

获中宣部第七届、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

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获吴玉章奖金一等奖等。

2013年1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主办的优秀论文评选在北京揭晓。从2010-2011年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刊出的249篇论文中共评出一等奖5篇、二等奖15篇。陈先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获一等奖。

杨耕教授简介

1.简介

杨耕,男,1956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82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并获学士学位。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工作,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期间自1995年起任《教学与研究》杂志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2000-年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2.研究领域

杨耕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发展研究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哲学专题研究”、“当代社会科学方法”等课程;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世纪之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先后主持或参与编写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示范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推荐教材“邓小平理论概论”,以及国家级成果“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3.主要研究成果

《危机中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阐释》,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邓小平与当代中国》,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专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杨耕集》,学林出版社,1998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西方历史哲学中的历史必然性观念及其演变》,论文,《新华文摘》1992年5月。《社会科学方法的发生、范式及其历史性转换》,论文,《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1月。《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论文,《哲学社会科学》,1996年1月。《论马克思哲学的主题和体系特征》论文,《唯物论研究》(日本)1997年1月。《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论文,《哲学研究》,1998年9月。《德黑达:从解构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论文,《哲学研究》,2000年5月。

成果《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的历史沉思》获第一届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4),授予单位:中国社科院、共青团中央;《当代中国“第二次革命”的内涵、性质和意义》,获全国优秀理论论文奖,授予单位:中宣部等;《邓小平与当代中国》,获“五个一”工程奖,(1993),授予单位:中宣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997),授予单位:国家教委;《中国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合著),获“五个一”工程奖(1999);《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合著),获第六届高校优秀教材奖(1995),授予单位:国家教委。

 

小编留言:网站部分内容参考了部分网络资料及相关资料。但有时由于特殊的原因,比如作者姓名或出处在转载之前已经丢失,或者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等,因而可能没有注明作者的姓名或出处。如果任何人有任何异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 指定院校
 
◇ 配套教辅